你家的小孩3-4岁左右,发展进步和常人一样吗?这些方面值得留意(图文)
编辑:巧班长 更新时间:2024-11-14
孩子开始上幼儿园,标志着他们的成长进入另一个里程碑,他们不仅要在学校学习知识,同样在家庭中需要受到教育的薰陶,同样意味着在孩子的成长中,父母和师长皆担任着重要的角色。因此,身为父母便需要多加留意孩子的个人发展是否健全,是否在某些范畴中的发展尚未稳定。如孩子的发展持续地与其他同龄儿童有明显的差别,那家长和老师就要特别留意,并商讨是否需要安排进一步的跟进,或向专业人士查询。
1. 学习及认知方面
对简单的概念尚未掌握,例如不懂辨认大小
对数目概念仍未明白,不懂“一件”或“两件”物件的意思
不能正确说出常见物件的用途,例如餐具——进食、剪刀——剪纸
不懂玩扮演或模拟游戏,例如扮演医生、老师;玩“过家家”等
2. 语言方面
不懂辨认大部分常见物件/图片的名称
对简单的指示未能跟从,例如“把车子放进玩具箱里”
未能正确地回应“有/没有”的提问
不会用短句来沟通,例如“波波摔了”、“妹妹吃饼”
未能正确运用“你”、“我”等代名词,例如“我吃饼”或“你给妹妹”
不懂跟着唱儿歌
说话发音不清晰,别人难以明白
3. 大、小肌肉方面
步行时容易跌倒
上下楼梯时需要成人扶持
手指动作欠灵活,例如未能自行打开糖果包装纸;翻书页或搓泥胶
未能模仿画横线、直线
自行扭开或关上瓶盖时有困难
4. 自理能力方面
不懂表达如厕的需求,日间仍经常遗尿
未能自行脱掉鞋袜或简单的衣物
用匙羹进食时显得笨拙
5. 行为及社交方面
喜欢独自玩耍,对其他孩子不感兴趣
缺乏目光接触,很少主动与人沟通
很少引领他人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,对他人的事物也不感兴趣
过分依附照顾者,难与照顾者分离
以上的例子仅适用于三至四岁的孩子。除此之外,在孩子上小班后(约四至五岁),家长仍需密切留意孩子的个人行为,判断是否需向专家协助。例如在认知上未能明白简单的比较性概念和数字概念、说话发音不清晰或不会用简单句子来表达想法、在如厕上未能作出较简单的自理行为(如洗手、小便等) 、行为及社交方面会表现不安、发脾气、被动等等。此外,若家长的孩子已上大班(约五至六岁)一段时间,同样可以留意是否有以下的情况:如未能掌握简单的常识及数目概念、难以理解较复杂的句子及说话欠流畅、未能做出脱衣物、刷牙漱口等的自理行为、不专注或是拒绝遵从指示等等。
然而,以上情况仅属个别例子,如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有任何疑问,可向医护人员查询。约见专业人员为孩子作检查,幼儿的成长发展变化迅速,及早识别和介入会有助孩子健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