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让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,重点是打造仪式感!(图文)
编辑:巧班长 更新时间:2024-05-05
大家吃饭都是怎么吃的呢?一起围在餐桌前安静吃饭,还是看电视边吃边聊天?又或是各自盛好菜找喜欢的位置吃呢?其实,吃饭的仪式会影响孩子对“食物”的想法哦!
能吃就好vs美食吃货
饮食习惯的养成奠基于1~5岁,想要让孩子学习良好的饮食行为,在学龄前就要做好准备,尤其是家有挑食宝宝,或是想养成美食家宝宝,更要趁现在利用“餐桌的仪式感”进行饮食教育与礼仪教育!饮食教育是什么呢?其实跟“吃”有关的任何事情都是哦!食物的样貌、味道、营养价值、烹调方式,厨具餐具的使用方式、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素、食物跟食品的差别等等。
亲子共餐的重要性
可不是一起吃饭就叫“亲子共餐”哦!亲子共餐指的是没有3C的介入,家长和孩子在同一个餐桌上专心品尝食物。亲子共餐除了能及时把关孩子的饮食健康外,同时也有助于孩子的情绪发展,降低忧郁、焦虑的行为发生。当然用餐气氛要是轻松、快乐的,避免在餐桌上谈论压力话题,也不要紧逼孩子吃下不喜欢的食物,而是由大人以身作则,主动尝试陌生的食物,描述味道、口感给孩子知道,增加孩子对食物的接受度。
让孩子投入用餐时光
有些孩子对吃不感兴趣,家长为了让孩子吃完一顿饭,会选择用3C来分散孩子注意力,在赶时间的时候这方法确实很方便,但不建议让3C配饭成为固定的做法,久而久之孩子会无法理解用餐的意义,变得对食物毫无想法,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成为生活白痴(不知道水果要洗、不知道石榴有籽的那种!)。如果孩子觉得吃饭很无聊,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参与简单餐前的准备及餐后的收拾,例如摆放餐具、把碗盘放进水槽,或在用餐期间利用桌上的食物和孩子互动,一起观察食物的色香味,把自己当成美食家、孩子当成观众,描述食物的味道口感给他听,吸引孩子尝试。
了解食物的价值与意义
当食物唾手可得时,孩子就无法建立起固定的饮食习惯,当孩子感到饥饿时,才能体会到食物的重要性,所以平常要避免无聊就给零食,或是轻易用糖果饼干来奖励孩子,并且维持固定的用餐时间与规律的作息流程,比较健康之余也能让孩子的情绪稳定很多。想要让孩子了解食物,平常可以让孩子在安全的地方观察爸妈做菜,找机会跟孩子聊关于食物的话题~或是一起逛超市、菜市场,去牧场、农田观光,这些都可以提升孩子对菜肴、食物的兴趣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