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教育养成

孩子兴趣班学才艺,父母常见的4大错误行为(图文)

编辑:巧班长 更新时间:2024-03-04

孩子兴趣班学才艺,父母常见的4大错误行为1

  现代父母大多比较愿意投入资源,让孩子多元、广泛的学习。不少父母从小就带着孩子奔走在各个不同的兴趣班之间,希望孩子能学会一些有利于以后升学、生存的才艺或者技能。

  然而,关于才艺学习,常见父母得失心太重,我们采访专家意见,汇整出四大常见错误行为。

  1,父母选"自己想要的"才艺,而非"孩子想要的"。

  正解:了解孩子特质,把选择权还给孩子,帮助孩子有成就感。

  父母帮孩子选才艺的原因,常有以下三种。

  第一种是,觉得孩子太文静,希望他更活跃,就送去学运动、参加球队等;也有人因为孩子好动,于是选静态才艺。

  第二种是,大人小时候希望能学某项才艺,却无法如愿,于是送孩子去替自己"圆梦"。

  第三种则是,下班时间来不及接孩子放学,便安排才艺课程。

  "父母的盘算,孩子都能察觉的,"专家说,选择权不在孩子手上时,若遭逢挫折、困难,孩子投入的意愿就会较低,甚至影响亲子关系。

  建议大人还是要先了解孩子,从"符合特质"的角度出发,帮孩子找适合学习的领域,把选择权还给孩子,当孩子真正想学,才比较可能有成就感。

  2,给予过量或浮夸的赞美,或不当运用奖赏,使孩子过度依赖外界评价。

  正解:肯定孩子的"努力过程",用鼓励取代赞美,让孩子长出自信。

  常随意说出"你好棒!""你真是小天才!"等赞美言语,不见得对孩子有益。

  美国PDA正向教育协会专家说,愈小的孩子愈会寻求父母的肯定,以感受自己的存在,父母该扮演的角色是"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存在"。当孩子能在学习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努力、感受自己的能力时,慢慢的,就不用去寻求外在肯定,会比较独立、有自信。

  专家说明,赞美是"上对下"的,鼓励则是平等的。鼓励孩子的原则包括:1,从"具体事实"出发,例如练琴半小时、很投入踢球等,父母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学习状况。2,强调"努力过程",肯定孩子的付出。3,"无条件接纳",无论学习成果如何,父母都要扮演支持孩子的角色。

孩子兴趣班学才艺,父母常见的4大错误行为2

  3,反正要"多元探索",遇到不顺利时,换一种才艺也无妨。

  正解:陪伴孩子把学习过程中的"高山"化成一座座"小山丘",度过难关。

  多元探索固然是好事,但专家直言,学才艺时,如果遇到困难就换掉、不学了,会让孩子失去面对挫折、克服挑战的机会,孩子也就无从得知自己的能力跟限制。

  孩子表态不想学时,还是得先厘清是真的没兴趣,或只是遇到瓶颈。

  学习难免有枯燥乏味时,专家认为,父母不妨跟孩子一起找出解方。以学音乐为例,可以切割练习的时间,一次别练太久,或找些孩子喜爱的乐曲,"我甚至还曾亲自学小提琴,跟孩子一起上课、一起练。孩子能不能顺利度过卡关时刻,陪伴真的很关键!"

  4,父母常常给建议、下指导棋,得失心比孩子重,追求成效,甚至爱比较。

  正解:亲子关系至上,当孩子的"追随者",别太快跑到"教育者"的角色。

  大人得失心比孩子还重,也是普遍现象。比如,孩子学游泳参加比赛,父母常比小孩更在意名次,甚至开始下指导棋,这容易让孩子觉得:"是否因为我不好,你才一直叮咛我?"

  也常有父母拿孩子跟手足或同学比较,说出"某某刚开始学钢琴没多久,就通过考级了,你呢?"、"你踢足球比某某久,怎么他比赛时得分比较多?"等言语。专家强调,父母这些反应会削弱孩子的学习意愿,使孩子较难真心投入、养成兴趣。比较恰当的做法是减少比较、留意孩子的努力跟付出。

  "父母要当孩子的'追随者',别变成'教育者'的角色,"专家建议,父母要轻松自在的跟孩子互动,例如孩子刚上完画画课,别劈头就问"上课有没有认真?"而可以聊"今天画什么呀?"若孩子愿意讲,再顺着孩子的话聊下去。

  亲子关系还是最优先的,毕竟这是孩子正向性格的发展根基。

Tags: 兴趣班